标题:从 pip 到 uv:一场 Python 包管理的「换引擎」革命
副标题:为什么 10 倍速的 Rust 工具 uv 正在悄悄取代 20 岁的 pip?
1. 开场:20 年老将的「中年危机」
pip 诞生于 2008 年,几乎伴随了整个 Python 3 时代。
它简单、通用、文档齐全,却也暴露出三大痛点:
- 慢:CI 里
pip install -r requirements.txt
动辄 2–3 分钟,缓存命中率低。 - 散:
pip install
+pip-tools compile
+virtualenv
是「三套班子」,命令长、脚本难维护。 - 保守:纯 Python 实现,并发与磁盘 IO 优化空间有限。
于是,2024 年 Astral 团队用 Rust 写出了 uv —— 目标是「一把梭」解决上述所有问题。
2. 三句话看懂 uv
- 一个二进制,干三份活:同时取代
pip
、pip-tools
、venv
。 - 快得离谱:官方基准显示冷缓存 10–100× 提速,热缓存甚至 100×+。
- 零配置迁移:
alias pip="uv pip"
就能用,现有requirements.txt
无需改动。
3. 性能对比: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
场景 | pip | uv | 提速倍数 |
---|---|---|---|
冷缓存安装 Django + DRF | 31 s | 3.4 s | ×9 |
热缓存重复安装 | 28 s | 0.35 s | ×80 |
解析 500 个包版本 | 18 s | 1.1 s | ×16 |
测试环境:GitHub Actions ubuntu-latest, Python 3.11
4. 功能差异:90 % 相同,10 % 更现代
功能 | pip | uv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
requirements.txt | ✅ | ✅ | 直接兼容 |
pyproject.toml | ✅(需 pip install . ) | ✅(原生) | uv 原生支持 PEP 621 |
lock file | ❌(手动维护) | ✅(uv.lock ) | 支持跨平台锁 |
多索引策略 | 合并全部索引 | 默认仅取首个索引 | 更安全,可开关 |
.egg 安装 | ✅ | ❌ | 已过时,影响不大 |
配置文件 | pip.conf | uv.toml / pyproject.toml | 迁移成本低 |
一句话总结:日常指令 100 % 兼容,进阶用法更现代、更安全。
5. 迁移指南:3 步无痛上车
安装
curl -Ls https://astral.sh/uv/install.sh | sh
建立/复用虚拟环境
uv venv # 等价于 python -m venv .venv source .venv/bin/activate
替换 pip
uv pip install -r requirements.txt # 或者直接 uv add django==5.0
CI 里把
- uses: actions/setup-python@v5
with:
python-version: 3.11
- run: pip install -r requirements.txt
改成
- uses: astral-sh/setup-uv@v1
- run: uv sync --frozen
即可体验 10 倍速。
6. 什么时候还继续用 pip?
- 需要
--user
或--break-system-packages
等 pip 独有参数。 - 企业私有源仍依赖
.egg
或老旧脚本。 - 团队短期内无法切换 CI 镜像。
但这类场景正在迅速萎缩。
7. 结语:Rust 给 Python 带来的「降维打击」
uv 不是简单的「pip 加速版」,而是把包管理当作系统级任务重新设计:
- 全局缓存 + Copy-on-Write → 磁盘占用减半。
- Rust 并发解析 → CPU 吃满。
- 单一静态二进制 → 无 Python 运行时也能跑。
如果你厌倦了「泡杯咖啡等 pip」,是时候试试 alias pip="uv pip"
——
你会发现,Python 开发也可以「秒装秒起」。
由KimiK2生成
评论 (0)